close
就在前不久,淘汰掉Ubuntu後,
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灌了Solaris 10,
居然就讓我灌成功了。
雖然第一次灌Solaris,是灌在另外一台電腦,
不過,可能是硬體太新了吧!所以居然沒有視窗畫面~
害我沒法嚐鮮這套傳說中的"太陽系統" ~>.<~
原本也有想嘗試灌在筆記型電腦看看的,
結果因為記憶體只有128MB,居然就這樣不讓我灌~
怎麼,是歧視舊電腦嗎?
不過,因為沒錢升級記憶體,所以久久沒碰Solaris。
雖然後來因緣際會多了64MB記憶體可用,
但當初是顯示需要256MB才能安裝,
所以我還是沒動Solaris。
就在半月前,因為嚐鮮華麗的Ubuntu失利後,
所以既然就要重回OpenSuSE了,那就來試試Solaris吧!
沒想到,居然它肯委曲求全這192MB的古董機。
只不過據顯示得要有視窗安裝畫面需要400MB才夠,
所以只能用傳說中的文字介面安裝了。
還好,本人早已習慣用文字介面安裝各Linux系統,
所以這難不倒我。
只不過,沒想到它的安裝程序沒想到比小惡魔~BSD還難懂。
所以我還是思考許久才敢確認下一步的。
在所有細節都確認後,終於進入軟體安裝程序了。
原本以為應該會像第一次安裝的時候那麼快,
沒想到這一跑就給我跑了15小時。
天呀!不是只有安裝不到3GB的軟體量嗎?
用得著那麼久嗎?
在安裝SuSE時,也沒花到我2小時的時間,
怎麼安裝Solaris會花那麼久?
難道是在懲罰我沒餵夠它記憶體嗎?
久雖久,但苦心等待終於還是有結果的。
這次,居然肯讓我開啟視窗介面。
謝天謝地,要不然太陽要永遠沉寂於西邊了!
只不過,Solaris就像BSD一樣難搞,
跟我所熟悉的SuSE、Fedora完全不一樣。
所以只好暫且擱下它。
等我搞懂整個系統架構後,再回來好好把玩。
而就在前天,因為重新灌完OpenSuSE後,
想說更新一下系統,
結果沒想到,更新完後,原本的Solaris的Grub選單被洗掉了,
換成SuSE的Grub選單,而且還沒顯示進入Solaris的選項。
難道我耗時安裝的Solaris就要這樣消失了嗎?
原本想說既然兩者都採用Grub當開機選單,
那應該可以仿照我當初在Solaris的Grub加入SuSE一樣來加入,
只是SuSE的Grub居然完全不認得Solaris的分割磁區。
(Solaris選單預設並不自動加入SuSE,所以我得自己加入)
所以只得設法把Solaris的Grub開機選單給找回來。
向孤狗大神求教了一下,
不是製作救援光碟,就是有人想要將Solaris改回Ubuntu,
而昇陽官方網站,也沒有明確告訴我該如何一步步地找回Grub選單。
只知道,Solaris安裝光碟似乎可以辦到這件事。
但偏偏Solaris安裝光碟又沒選項可以讓我直接進入救援模式。
後來又想想,既然安裝光碟是採Grub模式進入安裝程序的,
那是不是可以透過更改光碟的Grub選單而進入呢?
既然想到這一點,自然就親自嘗試一下。
在光碟的的Grub選單,去除了kernel其餘的選項後,直接進行開機。
沒想到居然真的可以開入命令模式!
因此就先執行installgrub的標準指令,
不過似乎一直卡在/dev/dsk/c0d0s2識別錯誤上。
細想,既然光碟可以透過更改選項而開機,
那是不是也可以製作一選項,直接識別硬碟中的開機磁區?
因此,就從Grub按e進入編寫模式,
做了一份原先開啟Solaris系統的選單。
root (hd0,3,a)
kernel /platform/i86pc/multiboot
module /platform/i86pc/boot_archive
所幸居然可以成功開入單機模式!
哈!看來救回Solaris的Grub選單有望了!
但在執行installgrub指令,仍然發生相同的錯誤。
依舊無法識別/dev/dsk/c0d0s2。
因此,就在想,會不會該照手冊上所說的,
要用/dev/rdsk/c0d0s0才對?
而非是依照/dev/dsk/c0d0s0?
因此就將選項改成:
installgrub /boot/grub/stage1 /boot/grub/stage2 /dev/rdsk/c0d0s0
果真,是錯在不該自作主張改掉/dev/rdsk這部分的。
但執行init 6重開機後似乎仍未回復Solaris的Grub選單。
再重新回顧installgrub指令說明手冊上,
細看後,覺得似乎有必要加上-m這選項的,
因為這樣才會進行MBR的覆寫。
因此就將指令完整地改成:
installgrub -m /boot/grub/stage1 /boot/grub/stage2 /dev/rdsk/c0d0s0
哈!果然又是自己在耍白痴中。
這次重開機後就真的救回Grub開機選單了。
看來,是不用再花15小時重新安裝Solaris了。
我親愛的"太陽系統"終於回來嚕!
懷著忐忑不安的心灌了Solaris 10,
居然就讓我灌成功了。
雖然第一次灌Solaris,是灌在另外一台電腦,
不過,可能是硬體太新了吧!所以居然沒有視窗畫面~
害我沒法嚐鮮這套傳說中的"太陽系統" ~>.<~
原本也有想嘗試灌在筆記型電腦看看的,
結果因為記憶體只有128MB,居然就這樣不讓我灌~
怎麼,是歧視舊電腦嗎?
不過,因為沒錢升級記憶體,所以久久沒碰Solaris。
雖然後來因緣際會多了64MB記憶體可用,
但當初是顯示需要256MB才能安裝,
所以我還是沒動Solaris。
就在半月前,因為嚐鮮華麗的Ubuntu失利後,
所以既然就要重回OpenSuSE了,那就來試試Solaris吧!
沒想到,居然它肯委曲求全這192MB的古董機。
只不過據顯示得要有視窗安裝畫面需要400MB才夠,
所以只能用傳說中的文字介面安裝了。
還好,本人早已習慣用文字介面安裝各Linux系統,
所以這難不倒我。
只不過,沒想到它的安裝程序沒想到比小惡魔~BSD還難懂。
所以我還是思考許久才敢確認下一步的。
在所有細節都確認後,終於進入軟體安裝程序了。
原本以為應該會像第一次安裝的時候那麼快,
沒想到這一跑就給我跑了15小時。
天呀!不是只有安裝不到3GB的軟體量嗎?
用得著那麼久嗎?
在安裝SuSE時,也沒花到我2小時的時間,
怎麼安裝Solaris會花那麼久?
難道是在懲罰我沒餵夠它記憶體嗎?
久雖久,但苦心等待終於還是有結果的。
這次,居然肯讓我開啟視窗介面。
謝天謝地,要不然太陽要永遠沉寂於西邊了!
只不過,Solaris就像BSD一樣難搞,
跟我所熟悉的SuSE、Fedora完全不一樣。
所以只好暫且擱下它。
等我搞懂整個系統架構後,再回來好好把玩。
而就在前天,因為重新灌完OpenSuSE後,
想說更新一下系統,
結果沒想到,更新完後,原本的Solaris的Grub選單被洗掉了,
換成SuSE的Grub選單,而且還沒顯示進入Solaris的選項。
難道我耗時安裝的Solaris就要這樣消失了嗎?
原本想說既然兩者都採用Grub當開機選單,
那應該可以仿照我當初在Solaris的Grub加入SuSE一樣來加入,
只是SuSE的Grub居然完全不認得Solaris的分割磁區。
(Solaris選單預設並不自動加入SuSE,所以我得自己加入)
所以只得設法把Solaris的Grub開機選單給找回來。
向孤狗大神求教了一下,
不是製作救援光碟,就是有人想要將Solaris改回Ubuntu,
而昇陽官方網站,也沒有明確告訴我該如何一步步地找回Grub選單。
只知道,Solaris安裝光碟似乎可以辦到這件事。
但偏偏Solaris安裝光碟又沒選項可以讓我直接進入救援模式。
後來又想想,既然安裝光碟是採Grub模式進入安裝程序的,
那是不是可以透過更改光碟的Grub選單而進入呢?
既然想到這一點,自然就親自嘗試一下。
在光碟的的Grub選單,去除了kernel其餘的選項後,直接進行開機。
沒想到居然真的可以開入命令模式!
因此就先執行installgrub的標準指令,
不過似乎一直卡在/dev/dsk/c0d0s2識別錯誤上。
細想,既然光碟可以透過更改選項而開機,
那是不是也可以製作一選項,直接識別硬碟中的開機磁區?
因此,就從Grub按e進入編寫模式,
做了一份原先開啟Solaris系統的選單。
root (hd0,3,a)
kernel /platform/i86pc/multiboot
module /platform/i86pc/boot_archive
所幸居然可以成功開入單機模式!
哈!看來救回Solaris的Grub選單有望了!
但在執行installgrub指令,仍然發生相同的錯誤。
依舊無法識別/dev/dsk/c0d0s2。
因此,就在想,會不會該照手冊上所說的,
要用/dev/rdsk/c0d0s0才對?
而非是依照/dev/dsk/c0d0s0?
因此就將選項改成:
installgrub /boot/grub/stage1 /boot/grub/stage2 /dev/rdsk/c0d0s0
果真,是錯在不該自作主張改掉/dev/rdsk這部分的。
但執行init 6重開機後似乎仍未回復Solaris的Grub選單。
再重新回顧installgrub指令說明手冊上,
細看後,覺得似乎有必要加上-m這選項的,
因為這樣才會進行MBR的覆寫。
因此就將指令完整地改成:
installgrub -m /boot/grub/stage1 /boot/grub/stage2 /dev/rdsk/c0d0s0
哈!果然又是自己在耍白痴中。
這次重開機後就真的救回Grub開機選單了。
看來,是不用再花15小時重新安裝Solaris了。
我親愛的"太陽系統"終於回來嚕!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